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陈雪 胡阳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)近日,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揭晓铁路技术创新劳动竞赛先进集体,国铁兰州局“创智青扬”技术团队荣获火车头奖杯。这支由25人组成、青年占比76%的队伍,以代码为笔、创新为墨,在铁路信息化赛道上书写青春答卷。
“可视化铁路网车流径路分析系统”是铁路货运提质增效的核心技术,2021年投用后,2022至2024年为全路增收货运收入50.84亿元。这项成果的诞生,源于团队成立初期的“破冰之战”。
2020年,团队接下系统研发任务时,多数成员缺乏运输组织经验。恰逢全国铁路车流径路大调整,他们需在 4个月内完成原本8个月的工作量——测试1000条历史数据、优化全路货车车流方案。
为了尽快推进工作,团队兵分两地:张锐、刘耀宗带队在北京驻点,腊月二十九才返乡;兰州成员远程支援,4个月内完成200余次系统迭代。2021年3月31日,优化方案如期落地,为全路货运布局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此后3年,团队创新泛动均衡算法等5项核心技术,让系统精准匹配路网发展需求。截至目前,该系统已产生超亿元经济效益,获国铁集团多次书面表扬,成为铁路货运智能化的标杆成果。
在车流径路系统基础上,团队瞄准运输组织新痛点。2023年,入路3年的马海彬主动请缨研发编组计划系统,要将编组计划进行数字化编制是全路首创、无经验可循。
从数据存储结构优化到算法逻辑调试,马海彬团队用近半年时间攻克效率难题。2024年10月,编组计划系统在全路投用,首次实现编组计划数字化统一编制。同年12月,依托该系统新增的“哈密东至新丰镇”技术直达列车,破解了兰新线运输瓶颈,成为技术赋能运输的典范。
2023年,25岁的汉瑞洁带领团队研发物资管理系统时,面对265条个性化需求,最终确定采用原型开发模式,团队历时4个月完成迭代升级。系统实现铁路联合采购数字化管理,为我国铁路物资管理向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升级提供支撑。
“让年轻人在项目里挑大梁”是团队发挥人才优势的密码。2020年入职的张蓉,从跟着前辈跑现场,到2022年牵头研发铁路工程建设缺陷整治管理系统,仅用两年时间。该系统填补了铁路工程问题库管理空白,还成功应用于雅万高铁,成为“中国铁路走出去”的信息化名片。
“师带徒传经验、项目练真本领”的培养模式,让更多青年快速成长。王兵从技术骨干成长为项目负责人,马海彬在无先例可循的领域闯出路径,汉瑞洁在千头万绪的需求中找到最优解——他们的成长轨迹,正是团队“压担子、搭梯子”培养理念的生动注脚。
“近年来,国铁兰州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青年人才培养,培养的核心原则就是既尊重他们的特质,又给予他们扎根的土壤。”该局信息技术所副主任庞伟赟表示,主动将信息化项目交给年轻人,让他们感受到被信任、被需要,进而树立自信、开阔眼界,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。
如今,这群平均年龄32岁的年轻人,已从单一技术开发者成长为懂业务、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。他们用代码优化铁路网运行效率,用创新诠释新时代铁路青年的担当,这支“创智青扬”团队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的目标,继续逐梦飞扬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兴旺优配-兴旺优配官网-手机炒股软件推荐-股票配资开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